(本文转载自韩国最大的报纸,中央日报的专访)
“山东省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命脉,是孔孟之乡,同时也是墨子、孙子、荀子等诸多圣贤的故乡,因此可以说山东是人文学的宝库,自古就是中韩人文交流的重镇。”
7月2日,前来韩国参加安东市举办的“21世纪人文价值论坛(陶山论坛)”的中国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先生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向本报表示“相信以习主席访韩为契机,韩中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一定会更进一步”,同时他还说“山东大学在两国的人文交流当中有着其他大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山东大学建立于1901年,是继北京大学之后,中国第二所国立大学。目前山东大学在济南、威海、青岛三地建有八个校区,在校生达六万多名。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韩中交流方面贡献非常大。
张校长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自2013年10月份开始担任山东大学的校长。作为一所在校生超过六万名的高等学府的掌舵人,张校长在学校的核心价值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就是中央日报中国研究所韩友德所长对张校长进行的专访内容。
(张:张荣校长,韩:中央日报中国研究所韩友德所长)